一、2021年重点工作
一是科学研制“十四五”体育专项规划和实施意见。研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老年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泉州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泉州市“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已上报市政府,待审定;《泉州市“十四五”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已多轮征求意见,正在进一步修改完善。
二是加快推动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制定出台《泉州市口袋健身公园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新建80座口袋健身公园、2座智慧体育公园、8座多功能运动场、12座全民健身驿站、10座村级老年体育活动中心。全市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实现100%向社会免费低收费开放。
三是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全民健身活动。2021年全年,通过线上、线下、云端等方式,先后组织举办了各类全民健身活动350余项,直接参加人数10多万人。市体育局获评“2017-2020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四是奋勇突破泉州竞技体育历史成绩。第32届东京奥运会获得2金1铜,实现泉州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创造泉州奥运参赛史的新纪录,成绩位列福建各地市之首;第十四届全运会取得了6金5银4铜的优异成绩,再续泉州竞技体育辉煌。
五是大力扶持各类体育企业发展。争取2021年省级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800万元。推荐1家企业和3个项目申报2021年省级体育产业示范单位和示范项目;3家单位申报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单位;1家单位申报国家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单位。组织参加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体育产业投融资展。3个传统体育项目入选2021中华体育文化优秀项目。
二、特色亮点
1.研制出台《泉州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泉州市口袋健身公园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有效发挥体彩公益金效应,加快体育领域民生补短板工程建设。
2.竞技体育实现历史性突破,东京奥运会获得2金1铜,成绩位列福建各地市之首,实现泉州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创造了奥运金牌、奖牌总数和夺牌率三个历史性突破。
3.体育文化建设取得新成效,安海“水上掠鸭”、南少林武术、石狮狮阵3个传统体育项目入选2021中华体育文化优秀项目,占全省入选数量的一半。
三、存在问题
一是全民健身设施布点不够丰富,设施品质有待提升。尚未实现全市各县(市、区)“一场一馆”全覆盖,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全省偏低,公共体育场馆设施的智慧化升级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二是运动训练和科学管理水平有待提高。高水平教练员结构性短缺,体育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不活,梯队建设需要加强。
三是竞赛表演“拳头”项目不够突出。目前,我市有晋江国际马拉松赛、永春高山徒步等大型体育赛事,但赛事品牌都还不够响亮,品牌赛事带动效应不足。
四、2022年工作计划
(一)持续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提品质工程,新改扩建1-2座智慧体育公园、110个口袋健身公园、10座基层老年体育活动中心、11个游泳健身场地、90公里各类健身步道、18个足球场地,进一步完善15分钟健身圈;开展市海峡体育中心(二期)建设前期工作,推进德化县霞田文体园“一场两馆”、南安市新体育场、泉州台商投资区文体中心等一批公共体育场馆建设,同时不断提升体育场馆(地)设施智能化服务水平;启动建设全市性一站式体育智慧服务平台;开展丰富多样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推动体卫融合社区试点工作,开展国民体质监测抽样调查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试赛等测试工作,提升全民健身指导服务水平。
(二)持续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全面深化竞技体育改革,优化竞技体育项目布局,巩固优势项目,强化滑坡、弱势项目,加大力度扶持田径、游泳等多金牌项目和基础项目;推动体教融合向纵深领域发展,强化基层体校建设,优化市体校、体工队体制机制建设,促进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全力备战杭州亚运会和第十七届省运会,力争实现参赛成绩新的突破;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赛事筹办工作,确保高质量办好第18届世界中学生运动会。
(三)持续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体育赛事经济,策划申办泉州国际马拉松,策划举办泉州首届“海丝体育节”,培育和打造“海丝”主题系列体育赛事;建立“海丝”数字体育服务平台,高效运行全市体育产业项目库。开展体育产业数据调查,建立全市体育产业项目库;引导体育制造业企业积极创新,实现由“制造”向“智造”转型,由“智造”向服务扩展;进一步扶持培育我市健身休闲项目,指导有条件的单位申报省级、国家级体育旅游基地和体育产业示范基地;主动对接,深化运作,争取更多更高级别赛事长期落户泉州,提高品牌赛事的拉动效应。
(四)持续深化文体旅融合发展。加大“泉州南少林”等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体育文化品牌建设;拓展体育对外交流平台,以赛事交流推进泉州与“海丝周边”、“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和地区以及港澳台体育旅游、体育科技、体育经贸等重点领域交流合作;积极策划形式多样的宣传主题活动,讲好泉州体育故事,塑造好“海丝体育名城”城市形象,进一步提升泉州体育的对外影响力和美誉度。
(五)持续夯实体育发展安全基础。持续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体育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升工作、体育赛事安全管理专项整治及“严执法、强攻坚、促提升”专项行动等各项工作,加强对体育场馆、群众健身设施、体育协会(俱乐部)、体育训练以及攀岩、潜水、游泳等高危体育项目的安全防范与综合治理,不断提高全市体育行业安全生产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