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QZ00130-0900-2024-00037
- 备注/文号:泉体函〔2024〕20号
- 发布机构:泉州市体育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4-05-15
泉体函〔2024〕20号
答复类型:B类
庄天怀代表:
《关于推动“体育+”融合发展,有效促进消费的建议》(第1057号)收悉,该建议由我局会同文旅局、数字办、宣传部、工信局等部门办理。现将有关办理情况汇总答复如下:
一、我市“体育+”融合发展的基本情况
目前我市体育产业发展迅速,体育赛事为城市赋能,更为旅游、制造、互联网、影视等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活力。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体育产业工作,各级体育部门主动作为,自觉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助推我市“体育+”融合发展。
(一)体育产业全国领先,产业结构日趋完善。
我市体育产业年总产值约3500亿元,规模跻身国内前列,涌现出安踏、匹克、361°、特步、中乔、鸿星尔克、舒华、卡尔美等众多知名品牌,现有13305家体育企业录入国家体育产业名录库系统,入库数量全省第一。我市赞助体育赛事金额、赞助国家运动队总量均位居全国第一,泉州企业正通过体育签约、赛事赞助、装备提供等方式向世界展示“泉州造”民族品牌的实力与进步。随着多年发展,我市形成以体育用品制造为支撑,同时竞赛表演、健身休闲、场馆运营、体育培训等业态共同发展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呈现出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高中低档搭配的体育产业体系框架,集聚了一批知名度高、竞争力能力较强的企业,产业发展持续向价值高端攀升,形成了体育装备制造业集群。
(二)“体育赛事+”融合发展,赛事综合效益突显。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泉州市委、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不断创新和发展“晋江经验”勇当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主力军的意见》,抢抓“体育赛事+”经济新发展机遇,主动融入“海丝名城、智造强市、品质泉州”建设,我局制定《泉州市体育局“体育赛事+”融合促消费 推动经济发展活动方案》。以“体育赛事+旅游”、“体育赛事+侨台文化交流”、“体育赛事+夜间经济”、“体育赛事+乡村振兴”、“体育赛事+展会工业游”等五个版块为主要抓手,加强资源统筹和项目谋划,接力杭州亚运会激发体育产业优势,不断创造体育新场景、带动力,持续提升“体育赛事+”融合促进消费,谋划精品赛事活动近30场,将品牌展演、资源推介、文体旅娱消费、文化交流等融合推进,最大限度发挥体育赛事综合效益。
一是各级体育部门自觉发挥政策引导作用,积极举办和承办各级各类体育赛事活动,以赛为媒助推我市旅游产业发展。举办或承办全国首届和美乡村(东南赛区)篮球赛(村BA)、福建省传统武术展演大会、泉州首届街舞精英邀请赛、古城健步行、“篮”动东海“百队千场”篮球比赛等多项传统体育赛事活动,直接参与人数约30万人,带动线上线下参与约500万人次。
二是着力推进体育“多元化”办赛,高端体育赛事活动精彩纷呈。2023国际大体联足球世界杯、2023国际高山徒步大赛、2023-2024中国排球超级联赛、全国皮划艇激流回旋锦标赛、全国汽车场地越野精英挑战赛、2023全国电子竞技大赛(NEST)年度总决赛、2023晋江马拉松赛、2024石狮半程马拉松赛、2024泉港半程马拉松赛、首届泉州“海上丝绸之路”桥牌邀请赛、角斗舞仕街舞超级联赛全国总决赛等具有影响力的高端品牌赛事相继成功举办,吸引众多体育爱好者和观众,充分释放体育旅游消费潜力,提升泉州的知名度和形象,进一步推动我市体育旅游市场的发展。
三是创新推出“赛事+夜市”“赛事+产品展销”“赛事+旅游定制”等模式,掀起消费热潮。据统计,去年我市体育赛事撬动社会资金投入、带动消费和带动消费比例等三项指标均居全省首位,各项品牌赛事带动消费约11.5亿元,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赛事推广效果。
(三)重视工业旅游发展,创造新兴体育消费场景。
市工信息局为促进“工业+旅游”加快发展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设立专项资金鼓励企业建设工业博物馆,加强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积极发展工业旅游。明确支持各类商业办公设施、工业厂房、仓库等城市空间和场地设施,通过新建、改建、扩建等方式建设体育综合体,诞生了安踏等一批体育制造业“观光工厂”,集消费目的地、运动目的地和打卡目的地三大功能为一体。现有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1个、示范单位8家,数量居全省第一;省级体育产业特色基地1个、示范单位10家、示范项目8个,数量居全省前列。
(四)鼓励体育影视发展,打造城市文体旅融合发展新品牌。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影视产业发展,先后出台《泉州市扶持影视产业发展若干措施》《泉州市新形势下促进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激励措施》,鼓励影视企业落户泉州,奖励优秀影视剧本创作和交易,吸引了北京、浙江等地的优秀影视制作机构落户泉州,众多本土影视企业相继涌现,一批拥有高流量的影视作品相继诞生。据不完全统计,迄今已有逾百部影视作品在泉州取景,其中包含由金晨、王安宇主演的青春体育竞技题材剧《炽道》。
二、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局将在工作中积极融入您提出的各项建议,主动与文旅局、数字办、宣传部、工信局沟通协调,把握“体育+”融合发展机遇,研究确定合作政策措施,激发体育产业优势。
(一)以政策为导向,推进“体育+”融合发展。
一是聚焦文旅经济、户外经济、夜间经济“新风口”,继续实施《“体育赛事+”融合促消费推动经济发展活动方案》。二是加强市县联动推进。充分挖掘各县(市、区)体育资源、生态资源、民俗资源,结合传统节日、地方节庆,开发“体育+乡村+文化+旅游”等具有地方“烟火气”的产品,构建丰富、多元、影响力强的自主品牌赛事体系。三是强化社会广泛参与。发挥各类体育协会辐射带动作用,吸纳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到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策划、组织、运行等环节,拓展体育赛事的项目广度、参与热度。集中开展“海丝名城”泉民赛系列赛事活动,营造浓烈氛围,挖掘体育消费潜力。四是深化赛事多态组合。加强跨部门多业态融合,深入挖掘赛事市场价值,精心策划和组织赛事配套活动。
(二)以赛引流,以赛促流,持续拉动赛事经济。
谋划举办更多优质高端体育赛事,激发文体旅产业发展新动能。积极筹办“一带一路”青年龙舟国际邀请赛、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华夏南少林武术大赛、“宋元中国·海丝源头”龙舟国际邀请赛、汽车越野赛、马拉松赛、滑翔伞精英(定点)邀请赛、“王文教”杯羽毛球精英赛、“穿越三山”越野赛、环云龙湖山地赛、国际高山徒步大赛等高端品牌赛事,促进体育和文化旅游融合创新,打造城市文体旅融合发展新品牌。我局将与文旅局等多个部门协同,加大对体育赛事活动的宣传推介力度。配合城市大型体育活动、精品赛事的整体宣传推介,开展旅游包装策划,拓展开发赛事衍生旅游项目,拉动赛事经济。支持举办民间体育民俗节庆活动,传承民间体育传统。鼓励公共空间引入体育运动业态。
(三)推动“体育+制造”、“体育+互联网”建设,激发消费潜力。
依托特色产业优势,积极推动“体育+制造”发展。工信局将积极融入您提出的“引导鼓励体育制造企业创建观光工厂”的建议,对有意愿申报、条件成熟的体育制造企业加强业务指导,引导研学科普、游览游憩、产品创新等业态转型,继续培育一批市级以上观光工厂、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数字办将积极推动“体育+互联网”建设,充分挖掘分析体育服务应用方面的相关需求,做好技术对接处理和数据资源共享利用工作,助力推进我市体育产业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升级,为相关体育数据库建设提供数据支撑,进一步提高我市体育应用方面的数据资源利用价值,更好地服务于我市公共体育普及工作。
(四)发展壮大影视产业,鼓励体育题材影视拍摄。
文旅局将持续支持发展壮大影视产业,加快影视产业扶持政策兑现,鼓励各地出台叠加政策,赋能影视产业发展。计划举办海丝(泉州)网络影视剧孵化营,策划开展“全国电视剧名家泉州采风”活动,鼓励体育题材电视剧、网络剧投拍,增加城市曝光度。
衷心感谢您对体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领导署名:许煌灯
联 系 人:黄佳慧
联系电话:22770568
泉州市体育局
2024年5月15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