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QZ00130-0901-2025-00022
    • 备注/文号:泉体函〔2025〕8号
    • 发布机构:泉州市体育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5-03-31
    关于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192号建议的协办意见
    时间:2025-03-31 15:37

      泉体函〔2025〕8号

      答复类型:A类

      

    泉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戴厚德代表提出的《关于推动建设全球领先的泉州现代体育产业集群的建议》(第1192号)已收悉。我单位的办理意见如下:

      一、我市体育产业和赛事经济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以“赛事经济”为引擎,积极作为,多措并举,全市体育产业发展迅速,助推我市现代体育产业集群建设。

      (一)体育产业全国领先。我市体育产业规模持续保持全国领先,涌现出安踏、匹克、361°、舒华、卡尔美等众多知名品牌,共有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1个、示范单位8家,数量居全省第一;省级体育产业特色基地1个、示范单位10家、示范项目8个,数量居全省前列。我市赞助体育赛事金额、赞助国家运动队总量均位居全国第一,泉州企业正通过体育签约、赛事赞

      助、装备提供等方式向世界展示“泉州造”民族品牌的实力与进步。

      (二)产业结构日趋完善。我市高度重视和致力于体育产业发展,推进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延伸升级,壮大体育服务业,随着多年发展,形成以体育用品制造为支撑,同时竞赛表演、健身休闲、场馆运营、体育培训等业态共同发展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呈现出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高中低档搭配的体育产业体系框架,集聚了一批知名度高、竞争力能力较强的企业,产业发展持续向价值高端攀升,形成了以安踏、舒华、361度、卡尔美等为代表的体育装备制造业集群。

      (三)产业发展固本增效。去年来,我局坚定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策略,加强项目招商、文化传播和赛事策划,挖掘体育资源,赛事经济效益不断放大,本体产业勇争行业龙头。推动丰泽区“泉州海丝体育产业园”项目招商落地,7家体育知名企业赴北京参加“赏新质奥运,鉴海丝风尚”暨泉州休闲体育品牌跨界快闪秀活动,借助泉州体育运动品牌引领运动风尚、传递泉州文化。泉州现代体育产品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泉州体育品牌闪耀奥运会赛场,安踏、特步、匹克、卡尔美、九牧王、舒华等“泉州智造”高频亮相。依托滨海运动休闲旅游和山地户外运动休闲旅游优势,打造特色体育休闲项目和品牌赛事,惠安县崇武滨海体育旅游路线获评“中国体育精品旅游路线”,8项赛事入选全省“跟着赛事去旅行,乐动八闽好心情”赛事名录。打造城市体旅融合发展新品牌,促进体育与商务、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承办福建省首届“王文教杯”羽毛球公开赛,成功举办“海丝潮·十洲舞”街舞冠军赛、“泉竞龙舟·福传丝路”龙舟系列赛、2024王者荣耀职业联赛夏季赛总决赛等近百项高水平赛事,赛事总投入1.5亿元,其中社会资金投入7865.56万元,直接参赛人数近万人,吸引线上观赛群众超亿次,直接创造消费1.17亿元,间接带动消费2.56亿元。赛事数量、投入资金、撬动社会资金、带动消费等方面均居全省前列。

      二、下一阶段的工作思路

      下一步,我局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融入戴厚德代表提出的建议,主动与相关部门沟通协作,积极推进“体育+”融合发展,做强做大赛事经济,助力推动建设全球领先的泉州现代体育产业集群,促进我市经济发展。

      (一)强化部门协同,构建全链条生态体系。与市工信局等相关部门协同联动,依托泉州纺织鞋服、体育用品等产业优势,推动形成以休闲体育为特色、纺织鞋服为核心,涵盖石油化纤、机械装备、体育服务等多领域的全产业链生态。通过“重龙头强品牌铸链条”策略,引导体育用品制造龙头企业发挥引领作用,促进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形成强大的产业集聚效应。

      (二)优化赛事供给,推动体育产业转型升级。提升赛事供给水平,以赛事引流,激发大众的体育消费热情,带动赛事周边相关产业的消费增长,为体育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市场动力。一是活跃群众体育赛事。紧扣我市群众运动热点与需求,丰富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拓展群众赛事格局。持续提升电子竞技、太极拳、健身气功、武术、广场舞、龙舟赛等自主品牌赛事影响力。设置老少皆宜、便于参与的赛事项目,将赛事办到群众身边。二是优化青少年体育赛事。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强化学校体育赛事与青少年体育赛事的衔接融合,发挥赛事育人功能。构建分学段、跨区域的青少年赛事体系,大力发展U系列赛事,打造特色优势青少年品牌赛事。鼓励社会力量举办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比赛,支持各层级青少年联赛创新组织、办赛及传播模式。三是做强品牌体育赛事。围绕培育泉州特色赛事IP,拓展“一县一品”“一县多品”精品赛事格局。持续办好“泉竞龙舟˙福传丝路”龙舟系列赛、“海丝潮˙十洲舞”潮动泉州炫舞节系列赛事、全国汽车场地越野赛、马拉松赛、“穿越三山”越野赛、华夏南少林武术大赛等国内外大型赛事,积极争取更多国际级、国家级、省级赛事落户泉州。

      (三)拓展赛事效益,激发体育产业新动能。不断提升赛事影响力和品牌价值,深化“体育赛事+”融合,全方位拓展赛事效益,为我市体育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一是强化体育赛事宣传。打造高覆盖宣传阵地,提升体育赛事影响力。依托我市现有媒介资源,开设体育赛事、体育健身、体育休闲等特色栏目,营造浓厚宣传氛围。发挥新媒体优势,线上线下多形式弘扬体育正能量。推进与强势媒体合作,做大做精公共体育服务网络、报刊平台。二是推动体育赛事与文旅产业融合。依托我市山地自然生态和人文资源,推出“体育赛事+展会”“体育赛事+文化”“体育赛事+旅游”等综合产品,满足多元体育消费需求,创造优质赛事综合效益。以体育赛事为平台,推动体育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延伸健身休闲产业链,构建“体育赛事+”生态圈,实现产业互动发展。三是促进体育赛事与体育用品融合。发挥我市体育用品制造业优势,结合体育赛事展示我市体育用品的设计理念、制作工艺与自主研发材料,力争引领体育用品制造行业发展风向。依托我市体育赛事体系,增强体育制造聚集区虹吸效应,实现体育赛事与体育用品融合发展。鼓励我市体育装备制造品牌赞助体育赛事,支持与国际性、全国性赛事主办方合作,以赛事赞助、装备提供等方式展现“泉州智造”实力。

      领导署名:许煌灯

      联 系 人:徐军南

      联系电话:22770568

      泉州市体育局 

      2025年3月31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