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QZ00130-0901-2025-00023
    • 备注/文号:泉体函〔2025〕9号
    • 发布机构:泉州市体育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5-03-31
    关于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329号建议的协办意见
    时间:2025-03-31 15:41

      泉体函〔2025〕9号

      答复类型:A类

     

    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陈逢生等2位代表提出的《关于促进泉州市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1329号)已收悉。我单位的办理意见如下:

      一、我市“体育+文旅”融合发展的基本情况

      我局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要求,紧紧围绕“体育+文旅”打造城市名片、激发城市活力、赋能城市发展的目标,发挥“体育+文旅”融合,有效助力城市消费和“烟火气”,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一)以“体”融合,打造城市名片。积极聚焦文旅经济、户外经济、夜间经济“新风口”,实施《“体育赛事+”融合促消费 推动经济发展活动方案》,从“体育赛事+旅游”、“体育赛事+侨台文化交流”、“体育赛事+夜间经济”、“体育赛事+乡村振兴”、“体育赛事+展会工业游”等五个方面入手,发挥体旅融合提升城市影响力。去年以来,成功举办品牌赛事活动100余项,将品牌展演、资源推介、文体旅娱消费、文化交流等融合推进,直接参赛人数近三十万人次,吸引线上观赛群众超亿人次,成为宣传我市“体育+文旅”融合,展示泉州体育文化和城市形象的亮丽名片。如,2025年国际皮划艇联合会皮划艇激流回旋世界积分赛比赛期间,赛事组委会结合泉州南安文化资源开发了涵盖纪念品、伴手礼等全场景周边产品,并在场馆周边打造“激流市集”沉浸式消费区和水上运动体验空间,形成“体育赛事牵引、文旅资源赋能、商业生态反哺”的融合发展新范式。

      (二)以“体”兴城,激发城市活力。以“体育+文旅”为抓手,不断推进“跟着赛事去旅行”,以赛事为媒、以文化为魂、以消费为果,将竞技激情、文化底蕴与消费场景深度互嵌,打造城市体旅融合发展新品牌,创新推出“赛事+夜市”、“赛事+产品展销”、“赛事+旅游定制”等模式,实现文旅消费增量的转化,掀起消费热潮。据省体育局通报,2023年我市品牌赛事总投入约1.12亿元,带动消费约11.5亿元。2024年赛事总投入1.5亿元,其中社会资金投入7865.56万元,直接创造消费1.17亿元,间接带动消费2.56亿元,赛事数量、投入资金、撬动社会资金、带动消费等方面均居全省前列。高质量承办福建省首届“王文教杯”羽毛球公开赛,成功举办“海丝潮·十洲舞”街舞冠军赛、“泉竞龙舟·福传丝路”龙舟系列赛等100余项高水平赛事,赛事成功拉动旅游等服务行业的消费增长,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赛事推广效果。如,2025晋江“穿越三山”越野赛引了自美国、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1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000名选手参赛,其中87%为外地选手。赛事周边酒店及民宿几乎全被订满,选手家庭游、团队游占比显著提升,更有大批选手选择赛后游览泉州,成功将“赛事流量”转化为“城市留量”。

      (三)以“体”促产,赋能城市发展。依托我市“一湾两翼三带多支点”的城市空间开发布局,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成功打造以滨海运动休闲产业与山水户外运动产业为重点的休闲体育产业带,推动城市发展。一是立足“环湾一体”和“一湾两江”的环泉州湾城市中心体系,依托惠安县大港湾、崇武国家海洋公园、泉州台商投资区世茂蓝色海湾、西沙湾、青山湾、月亮湾、“八仙过海”游乐项目、石狮十里黄金海岸、晋江深沪与围头湾等滨海旅游资源优势,打造蓝色滨海运动休闲产业带。二是立足洛江区、南安市、安溪县、永春县、德化县等区域山地自然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依托洛江石龙谷森林公园景区、南安九都滑翔伞基地、安溪志闽旅游景区、永春牛姆林生态旅游度假区、永春雪山风雅颂生态旅游区、德化桃仙溪景区、南埕体育特色基地等山地森林生态资源优势,打造绿色生态山水户外运动产业带。同时依托体育产业优势,加大品牌宣传营销,安踏、匹克、卡尔美、九牧等运动国潮品牌闪耀在奥运会、亚运会等各大国际赛场。

      二、下一阶段工作思路

      下一步,我局将积极融入陈逢生代表提出的建议,把握“体育+文旅”融合发展机遇,进一步加强与文旅、工信、商务等部门的协作,激发体育产业优势,接续谋划举办更多优质体育赛事,发挥体育赛事擦亮世遗品牌、“引客入市”效应,助推泉州文体旅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以国际国内重大赛事打造城市会客厅。争取培育引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单项品牌赛事2-3项、落地一批“三大球”“三小球”等项目国内顶级赛事;积极培育越野赛、马拉松等大型专业体育赛事;加强与总局项目中心、协会紧密沟通,积极申办全国性专业竞技赛事;谋划国际职业篮球挑战赛、“王文教杯”羽毛球国际挑战赛、抖音足球嘉年华、马拉松等国际及全国性重大赛事,以国际国内大赛促进优化体育配套、提升服务水平,宣传泉州体育文化,推动重大赛事与城市经济良性互动、共赢发展。

      (二)以自主品牌赛事打造假日旅游新高地。充分依托泉州生态禀赋和历史人文资源,打造差异化、特色化的体育品牌赛事,力争打造自主品牌赛事10项以上,争取培育海丝沿线国家品牌赛事2-3项,将55项赛事纳入2025年福建省赛事计划,推动赛事活动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同步打造一批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加大旅游景区赛事投放,扩大赛事经济的外部延伸链条,释放产业融合的叠加效应,创造独特参赛体验,不断提升赛事影响力和号召力。

      (三)以户外运动赛事打造时尚运动聚集区。进一步推进文体旅融合,依托山海优势,加快发展户外休闲运动赛事,立足“环湾一体”和“一湾两江”的环泉州湾城市中心体系滨海旅游资源优势,以及洛江、南安、安溪、永春、德化等区域山地森林生态资源优势,策划举办登山、徒步、攀岩、溯溪、露营、山地自行车、森林越野跑比赛,逐步打造蓝色滨海运动休闲产业带和绿色生态休闲户外运动产业带,争创2-3个全国户外运动目的地,全力打造“体育运动时尚聚集区”,将绿水青山变成效益显著的金山银山。

      (四)以县区特色赛事打造县域经济增长极。鼓励各县区结合当地生态历史、文化、民俗等资源,深入开展“一县一品、一县多品”。推动每个县(市、区)至少打造一项叫得响、可持续的品牌赛事,带动县域经济发展。推动赛事活动向乡村延伸,结合传统节日、地方节庆,开发“体育+乡村+文化+旅游”等具有“烟火气”的产品。例如,“村BA”、龙舟赛、水上掠鸭、刣狮等体现农耕、农趣、农味的特色体育赛事活动;泉州闽台龙舟邀请赛、泉台青少年武术文化交流活动节、山地越野等宣传优秀传统闽南体育文化的赛事活动,构建丰富、多元、影响力强的自主品牌赛事体系,持续扩大泉州影响力和知名度。

      领导署名:许煌灯

      联 系 人:徐军南

      联系电话:22770568

      泉州市体育局 

      2025年3月31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