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QZ00130-0902-2025-00050
    • 备注/文号:泉体函〔2025〕32号
    • 发布机构:泉州市体育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5-07-17
    关于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20254205号提案的答复
    时间:2025-07-17 10:54

      泉体函〔2025〕32号

      答复类型:A 类

      

    陈龙、曲仲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提高公共运动场所市民便捷服务的建议》(第20254205号)提案收悉。我单位的办理意见如下:

      一、泉州市全民健身工作成效

      “十四五”以来,市体育局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加快补齐民生短板,当好务求实效“实干家”,不断完善覆盖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根据我市体育场地年度统计调查,经初步测算,截至2024年12月31日,泉州市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情况如下:全市各类体育场地面积2699.05万㎡,体育场地29023个,继续保持全省第一、第二;人均体育场地面积3.03㎡,位居全省前列。

      2024年,我市持续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项目工程,新建健身步道60公里、游泳健身场地9座、省级多功能运动场

      8座、社区智慧“运动角”5座,奖补110座口袋健身公园500万元,下达中央、省级大中型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补助550万元,22个公共体育场馆100%免费低收费开放,服务健身群众近千万人次。

      二、建议相关内容答复

      您提出的关于扩大相关宣传力度、提供进一步的基础便利服务、开展多元化的服务项目、加强安全保障的建议,对我们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您的建议,我局将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打造智慧健身平台,提升信息便民水平

      整合全市公共场馆、公园运动场所信息,打造市民健身网站或手机小程序。在平台上实时更新场馆开放时间、活动安排,提供精准路径导航服务,并依据市民运动偏好与需求,智能推荐运动场所及个性化运动建议。例如,对于热衷跑步的市民,推荐周边环境优美、配套设施完善的跑步路线与场地;对有健身塑形需求的市民,推送专业健身课程与场馆信息。通过多渠道宣传推广,提高平台知晓度与使用率,让市民轻松获取信息,提升体验感。

      (二)优化场馆便民设施,强化安全防护措施

      科学合理布局运动场馆内自动贩卖机、充电宝,确保数量充足、位置显眼,满足市民运动时的补给与充电需求。针对篮球场等易发生手机失窃的场地,设立无人储物柜,运用先进的人脸识别、密码解锁等技术,保障市民财物安全。同时,加强场馆日常管理与安保巡逻,安装监控设备,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类安全问题。

      (三)拓展多元运动服务,满足市民个性需求

      依托市级单项体育协会,开设丰富多样的志愿服务,开展篮球、足球、太极拳、健身气功等项目科学健身指导。推出线上预约、报名功能,方便市民根据自身时间与需要参加活动。此外,还可组织各类体育赛事、活动,如社区篮球赛、趣味运动会等,增强市民参与度与互动性。

      (四)完善应急保障体系,筑牢市民安全防线

      定期检查、更新运动场馆及人员密集场所的急救箱、AED等急救设备与药品。组织场馆管理人员参加急救技能培训,邀请专业医护人员授课,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提升其急救能力。同时,面向市民开展急救知识普及活动,如举办急救讲座、现场演示等,提高市民自救互救能力。加强公共场所安保力量,制定应急预案,定期开展演练,有效应对突发情况,切实保障市民安全。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有望提升泉州公共运动场馆的服务水平与市民体验,推动全民健身事业更好发展,让公共运动场所真正成为市民健康生活的重要阵地 。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我市体育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领导署名:汪国庆

      联 系 人:黄震寰

      联系电话:22786781

      泉州市体育局     

      2025年7月17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