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QZ00130-0902-2025-00051
- 备注/文号:泉体函〔2025〕33号
- 发布机构:泉州市体育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5-07-17
泉体函〔2025〕33号
答复类型:A类
蔡仲昆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动政府机构、学校等单位的体育场地科学对外开放的建议》(第20254265号)提案收悉。我局办理意见如下:
一、体育场地开放情况
一是我市体育场地基本情况。近身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公共体育场地的建设,每年把体育场地建设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根据我市体育场地年度统计调查,截至2024年12月31日,泉州市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情况如下:全市各类体育场地面积2699.05万㎡,体育场地29023个,继续保持全省第一、第二;人均体育场地面积3.03㎡,位居全省前列。球类运动场地:足球场地975个;篮球场地8867个;排球场地915个;乒乓球场地4148个;羽毛球场地从1156个。学校各类体育场地面积1054.40万㎡,占比39.07%;学校体育场地10489个,占比36.14%,其中室内场地806个、室外场地9683个。
二是体育场地开放相关政策措施。2022年省政府印发的《福建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省体育局同省教育厅等6部门共同印发了《学校体育场地试点向社会开放项目实施方案》,泉州市教育局同市体育局等五部门印发《学校体育场地试点向社会开放项目实施办法》,以上文件对项目的内容、规模、原则、资金安排、实施进度和工作要求进行了细化,为政府机构、学校等单位体育场地科学对外开放工作顺利完成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是政府和学校公共体育场地对外开放。泉州市在体育场地建设领域成果显著,加强推进政府机构、学校等单位的体育场地科学对外开放。2024年下达中央、省级大中型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补助550万元,22个公共体育场馆100%免费低收费开放,服务健身群众近千万人次。去年市政协专门把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作为一个议题,组织体育、教育部门进行研究和协调,明确了分工和职责,在各级的努力下,至2024年底,泉州全市600多所学校体育场地已向社会开放,远超首批250所试点范围。
二、建议相关内容答复
我局认为您的建议和提案与我局联合相关部门,以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为突破口,进一步推动政府机构、学校等单位体育场地科学对外开放,作为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重要举措的工作思路高度契合度,可操作性强。针对您的建议,我局将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政策服务保障
一是分级分类制定开放标准。由市教育局牵头,联合自然资源局、体育局等部门,对全市学校体育场地进行全面摸底,明确不同类型学校(小学、中学、大学)的开放条件,并制定相关的实施规则。二是积极建议财政部门,在预算中安排学校体育场地开放专项资金,用于场地设施改造、设备维护、安全保障等。
(二)建设智慧服务平台
建设“海丝”体育数字服务平台,整合全市开放学校、企事业等单位体育场地资源。目前,在建的“海丝”体育数字服务平台中已加入学校体育场地开放管理模块,并积极动员各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进驻。市民通过实名认证后,可提前预约,系统自动显示可预约时段及剩余名额,避免过度拥挤。同时,设置预约黑名单机制,对多次预约未到场且未提前取消的市民,限制其一周内再次预约。开发运动数据分析功能,市民通过绑定智能设备,可在平台上查看自己的运动数据、运动轨迹等;设置在线客服模块,及时解答市民关于场地开放、预约、使用等方面的问题。
(三)加强科学健身指导
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进学校,开展科学健身指导。根据福建省教育厅等六部门关于《学校体育场所向社会开放管理指导意见》的要求,按照体育部门“安排社会体育指导员为开放学校提供科学健身指导志愿服务,积极鼓励具有特长的社区居民参与场地开放工作的志愿服务”的要求,“十四五”以来,泉州市通过各级单项体育协会组织培训、举办展演展示和比赛、播发宣传片和教学片等,推广普及五祖拳、健身操、健身气功等运动项目进校园。
(四)全媒体宣传与赛事活动促开放
一是全媒体矩阵宣传。采取线上和线下宣传等多种方式,利用泉州电视台、泉州晚报、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媒体平台,制作系列宣传视频、图文信息,详细介绍学校和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开放政策、预约方式、开放名单等内容。二是活动引领。市体育局、教育局联合各学校和相关单位,每年举办泉州市体育场地开放全民健身季活动,开展篮球联赛、羽毛球公开赛、趣味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体育赛事,以活动丰富群众的体育活动,进一步促进公共体育场地对外开放。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我市体育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领导署名:汪国庆
联 系 人:黄震寰
联系电话:22786781
泉州市体育局
2025年7月17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